Wi-Fi

来自开放百科 - 灰狐
(版本间的差异)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(以内容'{{SeeWikipedia}} Category:Wi-Fi'创建新页面)
 
(项目)
 
(未显示1个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)
第1行: 第1行:
 
{{SeeWikipedia}}
 
{{SeeWikipedia}}
  
 +
Wi-Fi是Wi-Fi联盟制造商的商标可做为产品的品牌认证,是一个创建于IEEE 802.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络(WLAN)设备。基于两套系统的密切相关,也常有人把Wi-Fi当做IEEE 802.11标准的同意词术语。
 +
 +
并不是每样符合IEEE 802.11的产品都申请Wi-Fi联盟的认证,相对的缺少Wi-Fi认证的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兼容Wi-Fi设备。
 +
 +
IEEE 802.11的设备已安装在市面上的许多产品,如个人电脑,游戏机,MP3播放器,智能电话,打印机以及其他周边设备,和新笔记本电脑。
 +
 +
Wi-Fi联盟成立于1999年,当时的名称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(WECA)。在2002年10月,正式改名为Wi-Fi Alliance。
 +
 +
==802.11标准和补充==
 +
[[文件:wifi-badge.png|right]]
 +
*802.11 ,1997年,原始标准(2Mbit/s,2.4GHz频道)。
 +
*802.11a,1999年,物理层补充(54Mbit/s,5GHz频道)。
 +
*802.11b,1999年,物理层补充(11Mbit/s,2.4GHz频道)。
 +
*802.11c,符合802.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(MAC)桥接(MAC Layer Bridging)。
 +
*802.11d,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。
 +
*802.11e ,对服务等级(Quality of Service, QoS)的支持。
 +
*802.11f,基站的互连性(Interoperability)。
 +
*802.11g,物理层补充(54Mbit/s,2.4GHz频道)。
 +
*802.11h,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,室内(indoor)和室外(outdoor)信道(5GHz频段)。
 +
*802.11i,安全和鉴权(Authentification)方面的补充。
 +
*802.11n,导入多重输入输出(MIMO)和40Mbit信道宽度(HT40)技术,基本上是802.11a/g的延伸版。
 +
 +
==项目==
 +
[[文件:RedHook-Wifi-logo.jpg|right]]
 +
*[[OpenWrt]]
 +
*[http://redhookwifi.org/ Red Hook WIFI]
 +
*[https://openwireless.org/ Open Wireless Movement]
 +
 +
==图集==
 +
<gallery widths=100px heights=100px perrow=6>
 +
Image:zigbee-wi-fi-bluetooth-wireless.png|Wi-Fi等无线技术对比
 +
image:modou-wifi.png|魔豆路由器
 +
</gallery>
 +
 +
==链接==
 +
*[http://www.wi-fi.org/ Wi-Fi Alliance]
 +
*[http://docs.huihoo.com/wi-fi Wi-Fi文档]
 +
*[http://docs.huihoo.com/freebsd/zh-cn-20110215/books/handbook/network-wireless.html FreeBSD 使用手册:无线网络]
 +
*[http://www.airtightnetworks.com/ AirTight Networks]
 +
*[http://yourban.no/ 将Wi-Fi信号可视化]
 +
*[http://www.wifi.com/ WiFi万能钥匙]
 +
 +
{{comment}}
 +
 +
[[category:wireless]]
 +
[[Category:Security]]
 
[[Category:Wi-Fi]]
 
[[Category:Wi-Fi]]
 +
[[Category:RADIUS]]

2015年12月31日 (四) 16:38的最后版本

Wikipedia-35x35.png 您可以在Wikipedia上了解到此条目的英文信息 Wi-Fi Thanks, Wikipedia.

Wi-Fi是Wi-Fi联盟制造商的商标可做为产品的品牌认证,是一个创建于IEEE 802.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络(WLAN)设备。基于两套系统的密切相关,也常有人把Wi-Fi当做IEEE 802.11标准的同意词术语。

并不是每样符合IEEE 802.11的产品都申请Wi-Fi联盟的认证,相对的缺少Wi-Fi认证的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兼容Wi-Fi设备。

IEEE 802.11的设备已安装在市面上的许多产品,如个人电脑,游戏机,MP3播放器,智能电话,打印机以及其他周边设备,和新笔记本电脑。

Wi-Fi联盟成立于1999年,当时的名称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(WECA)。在2002年10月,正式改名为Wi-Fi Alliance。

目录

[编辑] 802.11标准和补充

Wifi-badge.png
  • 802.11 ,1997年,原始标准(2Mbit/s,2.4GHz频道)。
  • 802.11a,1999年,物理层补充(54Mbit/s,5GHz频道)。
  • 802.11b,1999年,物理层补充(11Mbit/s,2.4GHz频道)。
  • 802.11c,符合802.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(MAC)桥接(MAC Layer Bridging)。
  • 802.11d,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。
  • 802.11e ,对服务等级(Quality of Service, QoS)的支持。
  • 802.11f,基站的互连性(Interoperability)。
  • 802.11g,物理层补充(54Mbit/s,2.4GHz频道)。
  • 802.11h,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,室内(indoor)和室外(outdoor)信道(5GHz频段)。
  • 802.11i,安全和鉴权(Authentification)方面的补充。
  • 802.11n,导入多重输入输出(MIMO)和40Mbit信道宽度(HT40)技术,基本上是802.11a/g的延伸版。

[编辑] 项目

RedHook-Wifi-logo.jpg

[编辑] 图集

[编辑] 链接

Comment-32x32.png

<discussion>characters_max=300</discussion>

分享您的观点
个人工具
名字空间

变换
操作
导航
工具箱